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 加强武冈公路文化建设

[作者:廖凤祥]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由文化而及文明。现今,我们对文明的划分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及政治文明三大块,而此三大文明莫不由各行各业的文化构成。而凝结着武冈公路人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公路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伴随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其兴也勃,正快速发展、充实、丰富,以其独特的内容与内涵逐步成为公路行业发展的灵魂。作为引领公路事业和谐发展一种新的理念,倍受关注,尤其是在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今天,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对构筑和谐、幸福的公路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的复兴,更是精神的复兴。如果把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比作一个人,那么强起来必然包括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要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与价值观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亦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建设公路文化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公路文化建设是交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公路文化建设如何,直接标志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整体形象。公路文化是指在公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由广大职工创造并逐步形成的能够推动公路行业发展壮大的特有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一、树立广义的公路文化理念

公路文化伴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产生,伴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公路文化广义是指公路的行为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公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共同构成的整体境界、规范和价值的总和。只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部分,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或者说很不发达的时期,公路文化与公路事业的地位一样,并不为人们所注意,因而公路文化的概念也相当模糊,狭义地被理解成读书看报学文件之类的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前瞻性地认识到公路文化也是生产力,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理念和哲学,更不是对生产力的消耗,而是发展生产力的催化剂、动力源。通俗地说,公路文化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兼顾,动态文化资源与静态文化资源的结合,是公路人所提供快捷便利的通道,与人车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它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公路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公路系统的管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公路部门的形象建设、有利于加强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二、打造全方位的公路文化展示平台

公路文化看似无形,实则是有声有色有仪有态的。公路文化植根于公路职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在跋山涉水的路桥建设中,在文明严谨的执法维权中,在顶风冒雪的养护作业中。开放的社会,公路部门已不再封闭,养、建、管、安各个方面已如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它的触角已深入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要展示公路人良好的外在形象,表现当代公路人的精神风貌,我们则应大力打造全方位的公路文化平台,使公路文化见之于形、闻之于声、触之有觉,使公路文化成为建设、发展公路事业的重要的物质力量。

立足本业,突出个性。要进一步发扬光大铺路石精神。吃苦耐劳、顽强拼搏、默默奉献是公路人特色精神的传承,要结合时代特色,注入新活力。修路架桥,通衢福梓,这是公路人的本色所在,公路的“畅、洁、绿、美、安、优”是时代的要求,是公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也是公路人向社会展示自己风采的最宽阔、最直接、最阳光的窗口。公路工程建设进一步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工程质量责任制,让广大人民群众走顺心路,过放心桥,乘舒心车。公路养护认真做到精细化,突出预防性,公路绿化美化形成景观。全面加强行业基础管理,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执法政策、程序、标准实施政务公开,虚心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杜绝“公路”三乱的发生。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塑造廉洁勤政的干部队伍。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巡回交流等等各种途径,打造展示公路人、展示公路文化的平台,努力形成一批公路文化研究成果,创作一批公路文化作品,提炼一批公路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制作一批公路文化专题片,推出一批在社会上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广的公路特色品牌,充分展示公路人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

三、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公路文化制度体系

先进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制度体系的保障。公路文化的建设、发展,形成公路人的特色和魅力也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机制来提供坚实的后盾。首先要培育一支宣讲公路文化的职工队伍是建设好公路文化的人力保障。公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通过有效载体鼓励和引导职工参与行业或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引入激励机制,深化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增强职工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上,在系统内普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结合公路事业发展的需要用好各类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短缺人才。做到养护有模范,建设有标兵,执法有典型。这样的人才本身就是公路文化最好的传播机。其次是着力深入挖掘公路文化的历史底蘊。深究历史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深厚的历史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深入挖掘公路行业丰厚的文化底蕴,广泛开展公路精神提炼和讨论活动,对公路精神进行总结、提炼和宣传,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公路精神。

再次是建立、健全公路文化发展体制。广义的公路文化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群体文化,不是单一的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所能完全表现的。知识竞赛、歌舞、摄影、绘画、书法、征文、球类比赛及文艺会演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只是其中的表现形式。生产生活、效能管理、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无一不浸润了文化的力量。而这些物质和精神的建设,无一不需要政策、制度来作牵引、作保障。生产管理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保证,群体的文化也要有经常性的开展来促进。当我们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建成了具有特色的公路文化产品,我们就能更好地宣传行业,扩大内外影响,在职工中增强行业的自豪感,激发职工的奉献欲望。让社会和群众更多地了解公路发展的成果,理解公路发展的困难,进而对公路发展在政策上倾斜、在力量上投入、在舆论上声援。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发展公路事业,让人们共享公路事业进步、发展带来的幸福成果。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