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好人·榜样担当]肖放华:37年坚守山区抗稻瘟

2016-11-25 09:04:0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欧小雷]
字体:【

 

肖放华(资料图)

好人名片

肖放华,1953年出生,湖南益阳桃江人,湖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水稻稻瘟病专家。他37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一心扑在农业科研事业上,潜心研究水稻稻瘟病。他制定了湖南省三项地方标准,获得了7项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他协助审定“Y两优900”“湘早籼19号”等抗病品种120个,每年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华声在线记者 张鼎峰 报道

好人故事

“水稻医生”走进了山区

“我是专门研究给水稻治病的,通俗地说就是一名‘水稻医生’。” 2004年3月,经过多地反复考察,肖放华选择桃江县高桥乡罗溪村梅水洞作为了新的研究基地。

梅水洞是一条狭长的山谷,日照短阴雨多,雾露时间长,具备稻瘟病菌侵染、繁殖、扩展流行的极好条件,是进行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与评价、筛选抗稻瘟品种、研究稻瘟病防控技术的理想场所。然而,这里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不通广播,不通电视,两间关过牛的平房成了肖放华的“新家”。

2004年4月7日,病圃区一丘标本(禾苗)才长出半尺深,暴雨引发山洪,不光淹没了标本,住所也灌进了水。晚上,肖放华只好跑到地势较高的邻居家借宿。当大雨初歇,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清理住房积水,而是跑往试验田抢救被淤埋的标本。几千蔸禾苗,他硬是凭一双手,刨开泥沙,一蔸一蔸地扶了起来。

这年9月,高桥乡有5个村3000亩晚稻突发稻瘟病,他会同乡农技站的同志现场“会诊”“号脉”,对症下药,使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

坚守寂寞的“泥巴教授”

科研工作是寂寞的,“朝闻鸟啼、夜枕溪声”的生活环境,如果只是一天两天,那是一种浪漫和享受,但如果要坚守一年两年甚至十年,那就成了一种残酷和磨难。几十年来,肖放华带的实习生一批接一批,但真正能坚持下去的没有几个。

“我是农家子弟出身,目睹过农民泪汪汪地望着稻田因病虫危害而颗粒无收的情景。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乐意在山区干一辈子。” 肖放华介绍,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至50%,甚至颗粒无收。

当地人和肖放华熟悉了之后,把他当成了自家人,亲切地称呼他为“泥巴教授”。他忙碌的时候,每3天要对全部标本做一次观测记录,仅持久抗瘟性基因发掘与利用研究一项就有1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定点10株,进行4个抗性指标的测定,每次记录达1.2万个数据。不管有没有助手,肖教授都要亲力亲为,早出晚归,两腿泥浆,满头汗水是常有的事。

小山沟里做出大业绩

近年来基地加大了硬件建设,肖放华从牛栏屋搬进了新修的办公楼,15亩高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病圃和40亩试验租用场地得到规范。

从2008年开始,肖放华着手将稻瘟病课题组几十年来收集的原始材料和学术论文进行分类、整理,历时四年,遴选出湖南省稻瘟病各方面研究中的70多篇代表作,编成50万字的《稻类资源抗瘟性及稻瘟病理论与实践》一书。

此外,肖放华和课题组同仁率先在国内开展持久抗瘟性研究,首创持久抗瘟性鉴定评价方法和抗瘟、耐旱稻种的“双胁迫筛选”选育法,成功育成抗性与多抗性品种30多个,在全国15个省市推广。

肖放华多年努力完成的研究项目“稻类资源抗瘟性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共鉴定稻类资源2.4万多份,审定抗病品种120个,筛选发掘出“中优早81”“湘早籼19号”等一批持久抗瘟品种。这些品种已在湖南累计推广种植2.4亿亩,新增效益达3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