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好人·榜样担当]热心肠“希外婆”行善不回头

2016-10-10 13:04: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桂明 肖星群 曾楚江] [责编:曾晓晨]
字体:【

好人名片

邓希安:女,今年66岁,中共党员,涟源市荷塘镇富田村村主任。她关心村民,一心助人,照顾孤寡老人多年养老送终,把计生妇女当亲人,自掏积蓄救灾,20多年义务为村民送信。曾被评为涟源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市人大、优秀党代表,市双学双比先进妇代表,2003年三八红旗手。

华声在线记者 邓桂明 通讯员 肖星群 曾楚江 娄底报道

好人故事

国庆佳节,很多人外出游玩,邓希安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富田村,每天都提着工具去收捡垃圾。义务清扫村里的卫生,已成为邓希安的习惯,也是这位湖南好人生活的一部分。她把村里的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村里的环境当成自己的面子,一生细心呵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希外婆”。

邓希安在村里捡垃圾。

把孤寡五保老人当父母

“农历十二月二十是李丹吾老人的生日,每年我都会去看望他,留下200元给他过生日。”从1983年起,邓希安就开始照顾李丹吾,30多年来从没间断。村里的孤寡五保老人都成了邓希安的“父母”,她不时上门嘘寒问暖,陪老人聊天解闷、洗衣服、做家务,把老人们服侍得舒舒服服。

今年6月,邓希安和往常一样来到业一组92岁的五保老人毛绍求家里时,发现老人病倒在床上起不来。邓希安急了,连忙租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她帮老人擦洗身子,洗脏衣裤,买来饭菜喂给老人吃。同病房的人都以为邓希安是老人的亲生女儿。

把计生妇女当亲人

2002年,邓希安当上富田村妇女主任、计生专干后,经常走村串户和孕妇、计生对象谈心,总是把育龄妇女、计生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

2013年1月的一天,天寒地冻。深夜12时多,在娄底东方医院生产的李芳,打电话到邓希安女儿黄琼家里,吞吞吐吐,想请邓希安到医院来帮忙照料。黄琼心疼母亲,就挂了电话。

邓希安听见后,忙追问女儿。李芳的情况她是知道的,丈夫在广东打工,婆婆有病坐不了车,没来医院照顾,她娘家又是广东湛江市的。生崽了身边没人照顾肯定不行!邓希安就要出门,女儿女婿拦住了她,劝她明天再去。邓希安“顺从”地回房间睡觉。过了一会,她悄悄地出了门,踩着冰雪,步行了近4公里来到医院,细心照顾了李芳和婴儿3天。邓希安也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希外婆”。

2007年正月27,邓希安在卫生院看到一个刚出生就被遗弃的女婴,就决定把她领养回家。村里有人说:“你真傻,带着她有什么好处,肯定是有病才被丢弃的,赶快把她送到派出所去吧。”邓希安说:“她也是一个生命,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虽然得不到好处,也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她培养成人。”带回家后,她用米汤水、骨头汤精心喂小孩,在她的呵护下,现在小女孩9岁了,读4年级,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把村里村外事当自己的事

邓希安的热心肠在村里是出了名。她和丈夫于1983年开起小商店后,她的家成了“邮政代办点”。邓希安为本村以及邻近干山、龙家等8个村义务收发信件20多年。每年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来了后,她更是会“特快专递”。

村里一些丢了医保卡、社会保障卡等需要补办的,有救助金、老年补贴款需要领取的,一些老人、村民经常会托邓希安代办。一次,为了帮一个老人补办好社保卡,邓希安花了300多元往几十公里外的市区跑了6趟。

1998年4月,荷塘镇塘湾片区山洪暴发,很多群众受灾。邓希安和丈夫、儿子一合计,用家里的积蓄买了2万多元的棉被、大米等生活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村里的小瑛,亲生父母都去世了,养父母年龄大,身体都不好,家贫如洗。2012年9月,她哭着要读书,邓希安当即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1500元钱给了小瑛的养父母。小瑛上学后,邓希安经常抽时间去看望,不时给她一点钱去买学习用品。

邓希安在扑山火。

把“道德模范”儿子当“榜样”

“儿子是我的榜样!”邓希安的儿子黄国雄1994年入伍,曾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荣立三等功,被授予“抗洪勇士”称号。退伍回乡后,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扑救山火,勇救落水儿童。2007年,黄国雄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颁奖前夕,黄国雄因病去世。当年9月18日,邓希安在女儿的陪同下,代替儿子进京领奖,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我教育了儿子,使他成为全国道德模范,儿子也鼓舞了我,使我在帮助他人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从没有灰心和回头!”邓希安说。

记者手记

一辈子做善事最难得

儿子是全国道德模范,自己也是一辈子行善。这样的母子少有少见。

其实,他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有很多种活法,最简单的就是养家糊口,照顾好家人,健康、平安就行。但邓希安和儿子黄国雄选择了最难的一种:坚持做好事、善事。儿子黄国雄的行为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人的生命和财产,是一个热血男儿的壮举,其中满是勇敢与激情;而邓希安是和风细雨式的关爱和呵护,是一个贤淑女人的博爱,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与柔情。

这样的母子,母亲教育儿子,儿子鼓舞母亲,他们的事迹感人肺腑。遗憾的是,她儿子英年早逝。但是,她依然不改做一个好人的初衷。因为她一定明白:人都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活着为他人、社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她和儿子一样,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生死,所以他们才会乐于做善事、坚持做善事。他们的生命无论长短,都是有分量、有价值的,因为,衡量一个人,从来就不是以活得多久为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