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左丹
[微档案]
林桂莲,女,1963年10月生。扎根沅江北部最偏远的漉湖芦苇场任教33年,坚持为留守儿童建档案,每年家访不少于100次,资助贫困学生100人。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林妈妈”。
[故事]
漉湖,洞庭湖腹地中的一个大孤岛、大水洼。这里四面环湖,芦苇无际。
有一位女教师,在这里坚守33年,像洞庭湖中的一朵白莲花,虽朴实无华,却把芳香奉献给湖洲上的孩子们。她就是沅江市漉湖中心小学林桂莲。
6月30日,记者来到漉湖中心小学时,正值孩子们午饭时间。细心的林桂莲一眼看到学生阳全龙手中没拿饭碗就从食堂出来了。
“阳全龙,你吃饭没?”林桂莲走上前去问道,没想到阳全龙跑开了。同学们告诉林桂莲老师,阳全龙没带饭碗没有吃午饭。听罢,林桂莲立刻找来一个干净的饭碗给阳全龙,嘱咐他去食堂吃饭。
“我每年都会进行家访,阳全龙目前是我最为关注的孩子之一。”林桂莲说。
原来,阳全龙不到周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随后也离家出走。他由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看长大,十分调皮捣蛋。有一天,阳全龙病倒了,高烧不退。林老师知道后,买上水果、牛奶来到阳全龙家看望他,还在他的枕头下放了些钱,嘱咐他好好养病,当林老师帮他盖好被子,离开家门的时候,这个一向调皮的孩子终于忍不住哭了。阳全龙康复后,林老师主动帮他补课,和他耐心交谈,阳全龙感动的同时,逐步遵守纪律了。
漉湖芦苇场下辖8个管区,芦苇生长面积4万多亩。学生家长多是渔民和樵民,渔民一年四季都在湖中捕捞作业,吃住都在船上。樵民每年9月至次年3月都在湖洲收芦苇,这7个月,孩子监管几乎就成了“真空地带”。因此,湖洲的老师扮演着教师和父母的双重角色。
近年来,随着一些纸厂关停,漉湖许多樵民不得不外出打工,另谋生计,留守孩子逐渐增多。为了呵护这些孩子成长,林桂莲为每位留守孩子建立起档案,不定期上门家访。“这些年来,我为176名留守孩子建立了档案。他们是一群特别需要关心的孩子。”30多年来,林桂莲每年家访不少于100次,资助过的湖洲贫困孩子达100多人。
而对于家庭,林桂莲颇有愧疚。33年来,有好几次机会离开湖洲,她都放弃了。尤其是2004年,丈夫刘伟调入沅江市水利局工作,女儿考入沅江一中,期待母亲能来城里照顾自己的生活,她几经纠结。但最后,情感的天平还是向湖洲的孩子们倾斜。为此,她心怀歉疚地对女儿说:“女儿啊,妈妈非常非常爱你,可我也同样爱着湖洲里的这些孩子。相比起你来,他们更需要妈妈,妈妈决定不走了。”
这一留,又是10余年的守望和坚守。如今女儿已在外地成家,前不久怀孕了,再一次期盼母亲过去照顾她。最后,她动员丈夫请假去帮助女儿,自己坚持上班:“我这里还有一群孩子需要我啊。只能等退休后好好补偿女儿了。”